在上海,400名大学生志愿者,刚刚出征赴西部基层开展1至3年志愿服务。他们中,有一位张桂梅校长的学生,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彝族毕业生——马天宇。如今,她在沪学成,成为上海海洋大学西部志愿者之一,也是今年“西部计划”云南队的一员。对于恩师张桂梅,从上海再返西部的马天宇直言:“张老师在我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。”
2018年,马天宇进入华坪女高学习,在张桂梅老师身边度过了意义非凡的3年。“张老师相信教育是走出大山的希望。她希望我们走出大山后,将来还会回来一部分人,回来再托起大山的希望,让大山变成造福人民的宝山,不再是困住我们的山。”
被学生爱称为“妈妈”的张桂梅身体抱恙,但每天清晨5点多就起床陪学生早读,直至凌晨才休息,而且寒暑假坚持家访。这些身影,都深深烙印在马天宇心中,让她真切感受何为“燃烧生命,点亮信念之光”。
四年前的2021年,马天宇通过高考来到上海求学。大学期间,在学校开展的各类宣讲活动中,她了解了坚守西部基层工作者和援滇支教志愿者的奉献,更深领悟了张桂梅老师教导的真谛:“‘走出大山’从来不是为了逃离,而是为了提升自我后更好地建设家乡,为山里的人们开辟道路,实现一代代人的托举。”
因此,当今年西部计划招募启动,马天宇毫不犹豫地报了名。她表示:“对我而言,张桂梅老师是老师、是校长,更是妈妈。这次赴西部志愿服务,我将努力传承张老师的精神,把青春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。”
凭借专业所长,服务地方所需。作为一名英语专业学生,马天宇深知即将奔赴的乡村建设岗位可能与所学专业有距离。但她了解到自己的服务地云南昆明石林县的西街口镇,被誉为“中国人参果之乡”,便萌生了清晰的计划——发挥语言特长,做好当地外宣,推动乡村旅游国际化,助力地方经济振兴发展。她更期待,经过这段宝贵经历的淬炼,未来能报考西部地区基层岗位,从基层做起,为家乡建设贡献持久力量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,今年上海海洋大学共有30名像马天宇一样的同学通过层层选拔,成功入选2025年西部计划。他们即将正式启程,奔赴西藏、云南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投身于基础教育、服务三农、医疗卫生、基层青年工作、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,将青春热血挥洒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。
此次,学校团委为即将奔赴服务地的2025年西部志愿者们准备了服务包,为他们送行。自2003年实施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以来,全校已累计选派176名优秀应届毕业生,分赴新疆、西藏、贵州、重庆、云南、甘肃等地区开展志愿服务。未来,海大将持续发挥“西部计划”的示范导向作用,鼓励和引导更多毕业生投入服务西部计划。
上海西部计划项目开展12年来国内最安全的股票配资平台,已累计选派6035名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,赴西部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。今年3月,上海启动2025年西部计划工作。来自本市55所高校的2200余名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,踊跃报名参加、接受选拔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